南方安装地暖的必要性是什么呢

地暖 什么呢 必要性
小白胖了  
网友的回答
susyweswes

&8205;&8205;

地暖的采暖方式主要是通过加热空气和热辐射的方式来进行采暖的。这种方式相对于暖气片来说,是更加令人舒适的,也更加节约能源(主要原因是对室内控制温度要求降低)。在我看来,地暖这项技术本身对于地域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,因为它的主要传热方式还是热辐射的方式。 综合起来看,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: 一:经济性:采暖期的长短与运行成本。 我国对全国各个地区是有气象分区的。对于上海、重庆一类的地方,我们称为夏热冬冷地区。这种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酷热,冬季寒冷潮湿。不过,一般来说,这类型地区的需采暖总体的时间不长,且不连续。并不适合连续的长时间供暖,这就会导致增加采暖成本,且效用有限。这种条件下,也没有集中采暖的必要,所以,城市也不会去建立市政管网系统,经济性远不如北方地区。不过,独户自采暖可以弥补无市政热力管网的缺陷,用小型户式锅炉来进行供热,自行调节。但很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几次,所以性价比依旧很低。 二:现有条件:生活习惯与建筑条件。 南方冬季的室外并不会出现很多0度以下的气温,这种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建造技术都有深刻的影响的。相对于北方人来说,南方人更加喜欢室外活动,更加喜欢开窗通风。而建筑呢,南方的建筑墙体更加“薄”(这里的薄指的有两层意思:外墙墙体的保温性更差,热容量更小);门窗的气密性也比北方的要差;建筑物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太大;建筑局部缺少冷桥保温设计。 所以,采暖技术的推广,必须要克服这两方面的因素才可以有效实行。一是适当调整人们的生活习惯,采暖期间适当减少开窗次数;二,对现有的建筑进行改造,对新建建筑采用适合采暖的外围护结构做法。前者还比较好克服(开空调也不能开窗嘛),后者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,首先,外围护墙体的窗体的设计有很大的学问,需要综合地考虑冬夏两季的使用。单纯地增加保温层厚度,很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,导致夏季的空调能耗增加,且增加人体的不舒适度。其次,当地施工条件与施工人员素质。 

&8205;&8205;

哟西小得瑟

&8205;&8205;

暖+复合地板的价钱实木地板,选哪一个,一个重要原因是南北方人的认识差异问题。一对一直在浙江生活的老人,觉得地暖完全没什么价值,“我们从小都没见过暖气长什么样,都长这么大了‘,”南方根本用不少暖气“。事实上,老人的原则还包括,晚上睡觉要铺盖充分,室内不需任何取暖,窗户还要开个小缝儿。一对一直在东北生活的老人,完全不能接受上海的冬天,直到孩子房间装好地暖,才开始冬天来上海,而且,基本上冬日里门窗紧闭。另外,浙江的老人一定要坚持地上铺400元以上一平米的实木地板,只有这样的地板才配得上这房价呀;而东北的老人,对孩子房子里搭配地暖的白瓷砖很happy。

&8205;&8205;

小淘淘0312

&8205;&8205;

现在比较常用的地暖是水暖和电暖,水暖需要锅炉或者大容量的热水器专,电暖直接通属电就行了。技术层面地暖的普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,个人认为普及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效应不高。从经济的角度来说,在投资时固定的情况下,使用率越高,最终成本就越低;使用率越低,最终成本就越高。以水暖为例,水暖最经济的建造、使用方式是集中式供暖,这需要建造大型的锅炉房,还要有专门的操作人员。同时呢,南方真正需要取暖的时间一般只有一个月,而且需要供暖的时间不像北方那样稳定(供暖基本上都是7X24小时的,连续工作时间越长能耗越低)。根据第一条得理由出采暖的最终成本是高的。空调呢,现在基本已经普及到户了,冬天偶尔用一下,可以理解成夏天的延伸。根据第一条理由得出最终成本是低的。

&8205;&8205;

宝妈妈爱吃醋

⒈ 地暖的安装,是在新房装修之前或者和装修一起进行的,而装修好的房子再安装地暖会比较麻烦,而暖气片安装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,而且暖气片安装,相比安装地暖需要撬开整个地板来说,要省事的多。 ⒉ 地暖是热从脚生,室内地表温度均匀,给人以“...

钮咕噜嘟嘟

其实,南方更需要装地暖。因为南方冬天虽然短暂,但是比北方更冷。这种阴冷、湿冷使不少的人长痘疮,患上风湿性关节炎,让南方人在冬天过得不稳。要是...

fairycc0826

装修好的房子一般不可以再安装水地暖或者发热电缆电地暖了,因为这两种地暖都需要在新房装修时同时进行的。 新房装修好后,一般会安装暖气片采暖,采用明装安装方式,暖气...

喜欢运动的男孩

都已经装修好了 ,就没必要改了。何况是很麻烦的,因为地暖是隐蔽工程,如果你要改装为地暖,地面就必须要整改。暖气片和地暖的效果都差不多,都还是很舒适、健康的采暖方式...

龙龙1004

地面可用木地板,这个比较多 还有好些的瓷砖,这好些的吧,比木地板还贵 再就现在用的一种复合板,类似于石板的,人做的温石床那种材料,不多见